电话 | 暂无! | 手机 | 暂无! |
---|---|---|---|
联系人 | 暂无! | 地址 | 暂无! |
电话 | 暂无! |
---|---|
手机 | 暂无! |
联系人 | 暂无! |
地址 | 暂无! |
5月5日,南海区召开2023年产业科技推进大会,吹响了奋力建设湾区产业科技创新高地的号角。
会上,南海重磅发布科技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措施(以下简称“南海科创二十条”),现场表彰优秀人才团队、科技领军企业等先进典型,还举行了南海区产研双链融合倡议仪式、南海区创新联合体签约仪式、南海区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启动仪式。佛山市副市长周紫霄,南海区区长王勇,南海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徐永强出席了大会。
南海以一系列的重磅举措,推动产业科技融合发展再加速,为南海科技创新注入强大动能,为制造业当家提供更坚强保障。
2023年佛山市南海区产业科技推进大会。
重磅发布“南海科创二十条”,最高扶持5000万元
党的二十大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列为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习近平总书记4月13日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2023年南海区企业家大会提出,要建立健全“以问题为源头,以企业做牵头,以项目当龙头”的产业研发体系,全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持之以恒、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南海科创二十条”应时而生。
会上,南海区科技局局长薛佩华解读了“南海科创二十条”,提出一个目标、两个支撑、三条路径、四项举措的“1234”核心思路。包括:以湾区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为目标,以高水平企业创新主体、高能级科创平台为支撑;以推动科学家与企业家相向融合、推动各类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创新主体竞标争先绩效激励为路径,聚力企业研发攻关、聚力科创平台成果转化、聚力科创团队引培服务、聚力创新生态要素支撑四项措施。
现场发布“南海区科创二十条”。
“南海科创二十条”从支持企业研发创新、强化平台绩效服务管理、提升科创团队服务水平、加强创新生态要素支撑四个部分20条措施,推动企业创新能力更强、科创平台转化效率更高、人才团队成长更快、科技创新环境更好。
在支持企业研发创新方面,南海鼓励企业专业精细研发站做实做强,其中对新认定为国家、省(企业)重点实验室的入库企业,最高补贴500万元;对新认定为企业类国家级、省级、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最高补贴200万元。同时,南海支持创新联合体开展“揭榜挂帅”和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对批准立项的重点科技项目,最高给予500万元的政策支持,特别重大的项目最高给予5000万元的政策支持。
“对科技支持力度越大的区域,将赢在新的产业起跑线上,也将赢得未来。”周紫霄强调,要在产业创新上继续发力,加速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互融互通,充分发挥金融、财税、市场等要素的融合作用。南海要把握机遇,乘势而上,不断展现科技自立自强新作为;聚势赋能,激发活力,不断壮大高水平创新主体;坚定信心,强化监管,不断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兼容并蓄,开放包容,不断引育高层次创新人才;突出重点,提升效能,不断营造高效能创新生态。
八个方面相结合,推动南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此次会议,旨在推动南海建设智造强区,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列。”王勇表示,将从遵从规律、构建体系、激发主体、找准路径、发挥协同、强化统筹、多元支撑、营造环境等八个方面去推动实现。
南海区区长王勇讲话。
一是遵从规律:实体产业和数字经济相结合。南海的40多年的发展经验证明,制造业是南海的根和魂。南海制造业之所以能够走在全国的前列,科技创新是最大的推动力。对于南海而言,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必由之路,也是经济发展规律。所以,数字化转型是实体产业和数字经济相结合的一个重要路径,我们要遵守这个规律。
二是构建体系:开放平台和专业站点相结合。南海在构建以高水平企业创新主体、高能级科创平台为支撑的科技体系。一是拥有24个高水平科研平台,集聚了2000名的科研人员,其中博士近700人,孵化了620家企业,对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二是要打造体现1000个企业为主体的专业精细研发站。两者的功能各有侧重,各有分工,缺一不可。要打通上述两者的界限,让创新联合体真正成为创新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南海将加大投入,引导公共平台多点支持企业,真正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科研创新体系。
三是激发主体:科学家和企业家相结合。南海区政府工作报告今年首次提出,要启动“科学家+企业家”计划,搭建常态化对接沟通桥梁,促成科学家与企业家合作创新、携手创业。在产业创新的问题上,科学家和企业家都是主体。我们要建立健全“以问题为源头,以企业做牵头,以项目当龙头”的产业研发体系,全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要让科学家和企业家携手,共同形成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四是找准路径:传统升级和战新引育相结合。当前,南海已经形成14个超200亿元的产业集群,不少是传统产业,也有近年来大力培育的“两高四新”产业。我们要两手抓,既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进培育。没有传统落后的行业,只有保守落后的企业,传统企业通过转型升级能够再创一个新的空间。与此同时,在培育战新产业上,我们要坚持长期主义。
五是发挥协同: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相结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高品质服务业是南海两高四新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南海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齐头共进,加快推动产学研项目的结合,让科技创新真正转化成生产力,为先进制造业来服务。
六是强化统筹:城市建设和人才扶持相结合。投资科技就是投资人,此次表彰一批研发团队和企业,就是希望再次释放南海区政府重视人才、爱惜人才、扶持人才的信号。南海近期推出“水上南海”计划,就是通过5大空间战略,提高整个南海的城市能级以及新型商业,提高南海吸引人才的能力。下一步,南海将为人才的创造提供更好的条件。
七是多元支撑:政企投入和金融创新相结合。企业投入是主体,政府的企业补助是补充。南海现在有很好的金融环境,存款余额近9300亿元,贷款余额6600多亿元。目前科技服务需要的投入很大,需要各种金融工具的创新。我们鼓励金融机构为企业科研提供更多金融支持。小微企业也要敞开胸怀,把个人企业变成社会企业,让资本为企业发展赋能。
八是营造环境:依法保护和社会氛围相结合。要依法开展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坚决依法惩处侵犯合法权益特别是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与此同时,全社会要营造尊重科学、崇尚创新,尊重知识产权劳动成果的氛围。
诚意十足:“就算砸锅卖铁也会尽量支持创新团队!”
科技创新是“寂寞”育“大志”,通常需要保持十年甚至数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和耐心。南海区数十年磨一剑,立足长远,布局科技创新。
南海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3715家,约占全市总数41%;有各类科创平台24个,创办、孵化企业620家;引进各级人才团队315个;各级企业孵化器32家、众创空间28家,底蕴深厚,成色十足。
为表彰先进、示范典型,在全社会营造敢创新、善创新的良好氛围。大会对广东欧谱曼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0个优秀人才团队、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等10个科技领军企业、广东铝遊家科技有限公司等28家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授牌,对南海区科创团队项目、“202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南海区获奖项目、“2022年度广东省(企业)重点实验室”和2023年南海区第一批重点领域科技攻关项目授予支票。
颁奖仪式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一方制药联合仝小林院士团队申请的项目获得南海区首批“揭榜挂帅”和重点领域科技攻关项目重大项目扶持,支持金额5000万元,是该政策的最高扶持额度。
“南海科创20条举措的出台,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创新平台,都是一个很好的激励。”一方制药副总经理、首席科学家孙冬梅表示,此次获得5000万元资金扶持,对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有力的推动。
南海将持续为创新人才撑腰。一个细节彰显南海满满的“诚意”,释放南海区政府重视人才、爱惜人才、扶持人才的强烈信号。当了解到科研团队的扶持资金发放有所延迟后,王勇表示,“经过研究,将拿出区长应急备用经费的四分之三来支持创新团队。区政府承诺给创新团队创新人才的支持,就算砸锅卖铁也会尽量满足。”
“投资科技就是投资人。”大会上,广东汇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秦磊分享经验时表示,汇博科技2014年落户南海区,当时获得市、区、高新区(狮山镇)政府资助创业补贴900万元。如今,公司已经累计获得2.2亿元投资,全部投入南海,用于科技研发及科研条件建设。
政府当初的支持,已获得丰厚的回报,2014年至今,汇博科技已经累计纳税4000万元。在南海,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作为南海区第一批“蓝海人才计划”A类人才团队企业,国内领先的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之一的希荻微于2022年成功上市,成为“南海人才团队第一股”。在桂城,广东中科安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牙种植体从技术研发导入产业化开发,填补国内空白、打破欧美国家垄断,生产的牙科种植体已销往全国。
在2022年省科学技术奖公示名单中,由广东欧谱曼迪科技有限公司牵头、季华实验室参与完成的项目拟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作为荧光内窥镜“先行者”,欧谱曼迪于2013年来到南海创业,成功获得人才团队项目扶持,为企业在最初几年的专心研发提供了保障。欧谱曼迪此次获评为南海区优秀人才团队,南海区科技领军企业。
“南海是创新创业的沃土,如今公司已经经过多轮融资,估值已经达到30亿元。”广东欧谱曼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唐前锋表示,欧谱曼迪的设备已在全国500家大医院使用,成为了内窥镜赛道上的国产龙头企业。
创新联合体集中签约,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科技创新离不开产业链和创新链,需要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协同推进。“各行业协会要发挥行业领头羊作用,带领企业加强自主创新,主动对接科技资源,成为企业与科创平台产研融合的沟通桥梁。通过建立跨界多元的协同交流机制,编织开放的南海科创网络,寻求合作的‘最大公约数’,让科学家与企业家‘相向奔赴’,共同推动南海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大会现场,区工商联主席、总商会会长张伟明代表行业协会发出倡议。
大会现场,新一批创新联合体集中签约。包括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佛山仙湖实验室共建的陶瓷窑炉零碳燃烧产业化技术创新联合体,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意利克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和佛山仙湖实验室共建的铝型材工业窑炉零碳燃烧技术创新联合体,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广东中天医药有限公司共建的“中药制剂研发”创新联合体。
南海区创新联合体签约仪式。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要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周紫霄表示,龙头企业和科技领军企业,要切实承担起牵头作用,联合科研院所、产业链节点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明确攻关计划,聚焦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等任务,面向市场开展联合创新,大力提升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能力。
科研仪器设备是开展科技创新必不可少的设备支撑,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可以进一步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帮助企业节约研发制造成本,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科创二十条”提出区内平台科研设备开放共享,并给予区内企业市场价不低于20%的优惠价格。会上,南海区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正式启动,南海区24家科创平台将在以后开放共享科研仪器设备,打造公共开放实验室,为南海企业科技创新带来更多新动能。
只要更多科学家和企业家相向奔赴,南海的明天就一定会更好,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的目标就一定会早日实现,南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走在全国前列的梦想和使命就一定能够达成。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李年智 彭美慈 通讯员 赵亮晶
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黄永程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的文章,版权均属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电话 | 暂无! | 手机 | 暂无! |
---|---|---|---|
联系人 | 暂无! | 地址 | 暂无! |
电话 | 暂无! |
---|---|
手机 | 暂无! |
联系人 | 暂无! |
地址 | 暂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