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17年中国电缆附件行业的市场需求分析

|
2017年07月19日 15:39:04
|
16231 浏览
|
【铝博士网】为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电力电量需求,预期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6.8-7.2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3.6-4.8%,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0亿千瓦,年均增长5.5%

  一、未来五年国家电力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规划情况

  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于2016年11月印发的《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未来五年我国仍将积极发展水电,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煤电转型升级、实施电能替代、加快充电设施建设、深化电力体制改革,以实现能源清洁利用、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的目标。

  1、未来五年国家的电力供应能力将上一级新台阶

  为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电力电量需求,预期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6.8-7.2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3.6-4.8%,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0亿千瓦,年均增长5.5%。人均装机突破1.4千瓦,人均用电量5000千瓦时左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城乡电气化水平明显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7%。

  2、电网的发展将迎来新机遇

  未来五年,国家将着力建设特高压输电和常规输电技术的“西电东送”输电通道,新增规模1.3亿千瓦,达到2.7亿千瓦左右。电网主网架进一步优化,省间联络线进一步加强,形成规模合理的同步电网。到2020年,全国要新增500千伏及以上交流线路9.2万公里,变电容量9.2亿千伏安。

  十三五期末,要基本建成城乡统筹、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技术先进、环境友好、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配电网。中心城市(区)智能化建设和应用水平大幅提高,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9.97%;城镇地区供电能力及供电安全水平显著提升,供电可靠率达到99.9%,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8.79%;乡村地区全面解决电网薄弱问题,基本消除“低电压”,供电可靠率达到99.72%,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7%,户均配变容量不低于2千伏安。为电采暖、港口岸电、充电基础设施等电能替代提供有力支撑。

  3、电网结构将进一步优化,系统安全水平将全面提高

  《规划》提出,坚持分层分区、结构清晰、安全可控、经济高效原则,按照《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的要求,充分论证全国同步电网格局,进一步调整完善区域电网主网架,提升各电压等级电网的协调性,探索大电网之间的柔性互联,加强区域内省间电网互济能力,提高电网运行效率,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

  “十三五”期间,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以及南方地区的电网建设都将进一步铺开,全面支撑“京津冀”、“长江中游”、“中原”、“成渝”等城市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等重点区域发展需要。

  4、改造配电网,推进智能电网建设

  《规划》提出,满足用电需求,提高供电质量,着力解决配电网薄弱问题,促进智能互联,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装备提升与科技创新,加快构建现代配电网。有序放开增量配电网业务,鼓励社会资本有序投资、运营增量配电网,促进配电网建设平稳健康发展。配电网将进一步升级改造。西藏、新疆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农村电网建设攻坚和西部及贫困地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都将提供新的电网铺设工程。东中部地区城乡供电服务均等化进程的推进,也对电网建设提出了新的需求。另外,2015年国家能源局发布《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明确提出:2015—2020年,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不低于2万亿元,其中“十三五”期间累计投资不低于1.7万亿元。根据能源局数据,2015年我国配电网投资约2,898亿元,预计2016-2020年配网年均投资3,400亿元左右,复合增长率5.5%。

  智能电网建设将全面推进。同时,推进“互联网+”智能电网建设,全面提升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提高电网接纳和优化配置多种能源的能力,也对电网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技术实力将成为未来五年支撑电网建设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十三五期间,我国电网建设投资仍将稳步增长,具体包括智能电网建设、特高压电网建设,新能源建设、配电网改造等,电网建设推动了电缆附件需求的稳步增长。。

  二、电缆附件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1、电网建设步伐加速,推动电缆附件需求增加

  在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过程中,电网投资长期不足,建设滞后的现象一直存在。目前我国电网建设与电源建设的比例已经超过5:5,开始趋于合理。根据中电联的统计数据,2015年,全国主要电力企业电力工程建设完成投资8,694亿元,其中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4,603亿元,同比增长11.7%,电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4,091亿元。电网建设投资额已经明显超过电源建设投资额,成为电力工程建设的主要建设内容。电网工程建设投资额从2008年的2,895亿元快速增长到2015年的4,603亿元,年复合增长约7%。按照“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的建设战略重点,电网建设将大力推进西电东送,加强区域联网结构,促进跨区联网,形成全国互联电网。电网发展重点是继续加强500kV及各级电压电网建设:500kV电网成为各大区、各省电网的主要网架,并在大城市形成环网。220kV将成为地区主要供电网,继续加强城乡各级电压电网建设,以满足用电增长需要。

  从长远来看,随着西电东送及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电网建设投资规模将持续不断扩大,这将为整个电缆附件行业带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我国电网建设的“远距离、大范围、高容量、高电压”格局将进一步拉动高压、超高压电缆和电缆附件的需求。

  (1)智能电网建设

  根据2010年3月的《国家智能电网智能化规划总报告》,2009年至2020年国家电网总投资3.45万亿元,其中智能化投资3,841亿元,占电网总投资的11.1%。规划提出“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将分三个阶段推进:2009年至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规划、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进行技术和应用试点,为下一阶段建设奠定基础;第一阶段预计投资5,510亿元,智能化投资为341亿元,占电网总投资的6.2%。2011年至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全面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实现电网各环节智能化建设的协调有序快速推进,基本满足智能电网大规模建设和运行的需要,“十二五”末电网智能化达到较高水平。第二阶段预计投资15,000亿元,智能化投资为1,750亿元,占总投资的11.7%。2016年至2020年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第三阶段预计投资14,000亿元,智能化投资为1,750亿元,占总投资的12.5%。

  (2)特高压电网建设

  2015年我国火电和水电的发电量占比分别为74.94%和17.73%,两者之和仍占总发电量的90%以上。水利资源和煤炭资源的分布较为集中,80%的煤炭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80%以上的水能资源在西部。而受端电力市场中,京津冀鲁、华中和华东等地区经济发达,用电量超过全国总量的55%。针对这一情况,国家电网最早在2004年提出要建设特高压输电网络,2011年公布了特高压建设“十二五”规划。根据国家电网的计划,到2015年将建

  成华北、华东、华中特高压电网,形成“三纵三横一环网”的格局。同时,在直流特高压方面,为配合西南水电、西北和华北煤电以及风电基地的开发,在“十二五”期间将建设11条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项目共计新增交流特高压线路约9,000公里,变电站29座;直流特高压超过23,000公里,换流站21座。“十二五”特高压建设投资总计达到约5,000亿元。

  (3)新能源建设

  2014年国务院再次印发了《2014-2020年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要达到15%。在此背景下,风电、核电、光伏等新能源建设将迎来高峰。截至2014年末,我国风电、核电、光伏等新能源累计并网装机容量已分别达到98GW、20GW和28GW左右,较“十一五”末期分别增长了114.77%、100%和26倍。

  新能源建设的兴起,带动了与之配套的电网建设需求。在光伏、风电领域,由于上述电源的波动性特征决定了需要具有更大容纳能量的电网来支撑输出。按照国家电网的建设规划,到2020年要保证5.5亿千瓦清洁能源送出和消纳,每年可消纳1.7万亿千瓦的清洁能源。在核电领域,国际原子能机构预测,到2030年全球核电发电量将达到3.522万亿度至5.551万亿度,占全球总发电量的12%~14%左右;而2015年我国核电发电量仅占全国整个发电量的3%左右,发展潜力巨大。2014年11月,国务院印发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确定:到2020年,核电在运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年复合年增长率达18%,核电产业空间广阔。

  光伏、风电、核电等新能源传输对电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等新技术在长距离输电、新能源消纳、成本控制等方面较交流输电具有明显优势,将在向偏远地区供电、海上供电、城网增容改造、新能源利用以及改善配网电能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新能源建设的加快,高压、超高压直流电缆附件需求的大幅增长,为行业内领先企业带来良好的市场机遇。

  (4)农村电网改造

  我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已经展开,根据《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十二五”期间,将初步建成220kV电压等级为中心枢纽,110kV(66/35kV)电压等级为主网架的坚强农村配电网,县城中压配电网实现环网供电,供电能力、技术装备水平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满足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要。到2015年,全国农村用户供电可靠率达到99.77%以上,2020年农网用户供电可靠率将达到99.81%以上。

  综上所述,电缆附件行业必将伴随电网建设的加速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2、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为特种电缆附件市场需求打开空间

  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复线率和电化率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电气化铁路的“四电”系统建设将极大促进电缆附件等产品的需求。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也将带来新的市场需求。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的城市化率超过60%,城市轨道交通将实现高速发展以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根据《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截至2020年,中国轨道交通市场将建设7,395公里地铁线,总价值达3.8万亿元,将有33个城市配有177条地铁线。预计2050年规划的线路将增加到289条,总里程数达到11,700公里。

  我国铁路交通,特别是高速铁路、电气化铁路、复线铁路的快速建设,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将为轨道交通用电缆附件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此外,我国高铁、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已成为中国制造新的名片,正加快走向国际的步伐,也将为特种电缆附件市场带来新的市场需求。

  2、电缆附件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电缆附件行业仍以国内市场为主导,以满足内需为主。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电力、铁路、轨道交通、能源等产业依然保持较大的投资规模,将带动电缆附件行业快速增长。此外,由于中国产品在成本、价格上相对进口产品具备竞争力,如在技术和品牌方面加以提高和推广,进口替代也将成为拉动电缆附件需求的重要因素。“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将带动沿线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关国家的电力建设需求将出现持续增长。考虑到丝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电网建设相对落后,再加上这些国家本土设备企业技术落后、供应能力有限、进口依赖度高,这给性价比上有优势的中国电缆附件企业带来了可观商机。

  三、电缆附件市场规模及预测

  根据《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的预测,2015年1kV电力电缆年需求量为62-66万公里,10-35kV电力电缆需求量为28-30万公里,66kV及以上高压电力电缆需求量为1.7-2.0万公里。今后五年电网建设用中低压电力电缆平均增长9-10%左右,66kV及以上高压电缆将成为行业增长亮点。

单位:千米

微信截图_20170719160218.png

  注:换算系数为2012-2014年国网招标的电缆长度与电缆附件使用套数比值的平均数;220kV和110kV电缆长度按国网实际招标中各电压等级电缆的长度比例来预计。

  据此推算,各电压等级电缆附件2017年的市场规模及2020年的市场规模预测如下:

单位:套

微信截图_20170719160234.png

  四、电缆附件行业竞争情况

  电压等级是衡量电缆附件产品技术性能的重要指标,一般而言,电压等级越高,对产品技术的要求也越高。中低压电缆附件的技术门槛较低,设备工艺简单,国内有能力生产的厂家众多,市场竞争相对激烈。高压、超高压产品市场与中低压产品相反,国内具备110kV、220kV及以上高压、超高压电缆附件生产能力的企业数量较少,竞争环境相对宽松。

  五、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行业的利润水平与市场竞争程度和产品的先进性息息相关。对于电缆附件产品而言,一般来说产品电压等级越高,工艺要求和生产难度越大,产品利润水平越高,同时新产品的利润水平要高于老产品,高端市场利润水平高于低端市场。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整个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行业利润水平呈现两极分化的局面,大量生产中低压电缆附件的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盈利呈现下降趋势;而应用于高压、超高压领域的电缆附件产品将随着电网投资增速、智能电网推进和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等保持快速发展和合理的盈利水平。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

  电线电缆及附件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带动电线电缆及电缆附件行业的发展。近十年来,我国经济总量保持增长,电线电缆及附件行业发展较快。“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宏观经济的增长将带动电力消费的增长,从而带动电线电缆及附件行业的增长。

  (2)电力系统投资向电网侧倾斜

  与电源建设相比,我国电网建设和发展相对滞后。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输配电资产通常大于发电资产,输配电资产和发电资产比例一般为60:40。2010年底,我国电力投资中,电网投资占电力工程投资比重为46.49%,电源投资占电力工程投资比重为53.51%。到2015年电网投资占比已达52.94%,电网建设投资稳步提升。电力系统投资向电网侧倾斜将带动电缆附件行业的发展。(3)“一带一路”建设和能源互联网建设的推进

  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2015年3月28日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表示要“加强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共同维护输油、输气管道等运输通道安全,推进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建设,积极开展区域电网升级改造合作”。“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将带动沿线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关国家的电力建设需求将出现持续增长。考虑到丝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电网建设相对落后,再加上这些国家本土设备企业技术落后、供应能力有限、进口依赖度高,这给技术上有明显领先优势的中国电力设备企业带来了可观商机。

  特高压是国际电力能源互联网的坚强骨架,背靠“一带一路”大战略。未来国际电力能源互联网建设的稳步推进,将带来跨区、跨国以及洲际间能源互联网线路的大幅增加,特高压输电投资有望持续放量,从而带动电线电缆及电缆附件的需求增加。

  (4)国产化需求

  《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要加快推进装备自主化,保障工程需要,带动产业发展。《关于贯彻落实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监管工作的意见》指出除需要采购的工程、货物或者服务在中国境内无法获取或者无法以合理的商业条件获取等法定情形外,应当采购本国产品。电网安全是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大事。而国产化设备如果出现故障,相关企业可实现快速反应,在短时间内进行配件的替换和修复,缩短停电时间,尽可能降低损失,保障电网安全。因此,电缆附件产品,尤其是高压、超高压电缆附件产品的国产化,符合国家利益需要。

  近年来,国产电缆附件的质量、可靠性有了很大提高,与进口产品技术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小,而且具有价格优势,采用国产设备可使工程造价大幅降低,节约电力工程投资资金。

  2、不利因素

  (1)行业整体研发能力较弱

  除少数领先企业外,国内多数电缆附件生产厂商主要产品为中低压电缆附件或金具产品,大多生产规模偏小,研发投入相对较少,研发能力弱,前瞻性和基础共性技术研究滞后于国外竞争对手,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关键组部件发展滞后。特别是高压、超高压电缆附件以及特种电缆附件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行业中高素质人才长期存在短缺现象,研发能力薄弱,行业内具备持续创新能力的生产企业不多,对行业长远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

  (2)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

  铜、硅橡胶、三元乙丙橡胶等原材料占电缆附件产品成本较大。近年来,上述原材料价格存在一定的波动,对行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七、行业特征

  1、行业需求特征

  电缆附件行业的下游行业为电力、发电、轨道交通、石油化工等重要的国民经济领域。电缆附件行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配套产业,受这些下游行业的发展速度影响较大。因此,下游行业的需求越旺盛,电缆附件行业的需求水平就越高,反之亦然。

  2、行业技术特征

  电缆附件的研发和生产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综合技术,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电气、机械、化学、高分子材料等学科。需要用到的技术主要包含:电磁感应技术、接地理论、电缆端头的边缘电场分布及计算技术、边缘电场的改善方法和结构设计计算技术、导体接续技术、多层绝缘介质中的电场分布理论、材料的化学相容性分析等理论和技术。因此,进入该行业的技术门槛较高。

14834130403794.png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的文章,版权均属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