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为什么说高端电子锁指静脉是一个趋势?

|
2020年04月27日 10:33:00
|
34357 浏览
|
人脸识别、指纹识别都存在一定的隐私泄露及被破解风险,现阶段较为安全的生物识别方式,或将是指静脉识别。

  在这次疫情中,科技为大众带来的便利优势毋庸置疑,如人脸识别通过算法对通行者眼睛、鼻子、耳朵以及皮肤等多个脸部特征进行扫描计算,提高识别率,当大众佩戴口罩进出地铁站、机场、超市等公共场所时,无需摘下口罩就能进行测温识别。

  人工智能技术人脸识别的加入,为提升行人的通行体验和保障大众健康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但便利的背后,问题慢慢浮现,近日一则新闻称:有卖家对外宣传手上掌握几十万张戴着口罩的人脸照片,并以2毛一张出售,购买10万张以上有优惠。那么戴口罩的人脸照片是如何泄露,这些照片又会有哪些用途?是否会影响个人财产安全?

  过十万条戴口罩人脸数据被贩卖

  该新闻报道称,贩卖戴口罩人脸照片的卖家手上大概有2万张戴口罩的人脸图片,并直言“一半是从网络上爬(虫)的,一半来自于现实世界。”该卖家称,“爬(虫)的照片有的是模特,有的是公开的人脸数据集;而现实世界搜集的部分,则从人们上班打卡或进出小区门禁时拍的面部照片。”

  而当问到是如何收集这些戴着口罩的人脸照片时,对方则没有作解释,只表示照片是由打卡时获取并保存下来,而且都是疫情后拍的,网上搜索不到。

  另一位卖家则称,他手里的戴口罩人脸图片则来自于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台。据该卖家介绍,他手里有几十万张这类照片,需要多少有多少。而被贩卖的照片大多数被用作于做戴口罩人脸识别的算法训练。

  指静脉识别,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技术的推陈出新无非是为了生活更便捷,个人信息更安全。但现在相对个人信息安全,人脸识别、指纹识别都存在一定的隐私泄露及被破解风险,现阶段较为安全的生物识别方式,或将是指静脉识别。

  第二代生物识别技术指静脉识技术发展成熟,应用领域广泛丰富。由于指静脉识别技术利用的是皮下血管图像,具有不可复制的特性,指静脉是人体内部特征,无法伪造且全球暂无任何破解先例,在安全性上有巨大的优势。识别过程不受手指表面环境影响,保证识别安全性的同时极大提升识别通过率。

高端电子锁指静脉

  过去的一年格力、小米等大企进军指静脉识别领域并推出相应产品,广州地铁21号线指静脉识别过闸、南海高考指静脉录入验证考生身份、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指静脉门禁等场景应用,指静脉识别成为生物识别技术安全升级的不二之选。

  与传统人工方式相比,人工智能技术的加入,为此次疫情的防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也应当清醒地意识到,此次全民戴口罩倡议下的人脸识别技术暴露了个人生物特征信息泄露的风险,需要企业去冷静完善技术的实际落地效果。更需要选择安全性更高更稳定的识别方式。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的文章,版权均属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