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广亚铝业:大数据“红娘”助力铝材设计

|
2018年11月20日 08:46:00
|
35423 浏览
|
广亚铝业对未来的构想并不限于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一个数字化企业平台的对外输出,正为其打开一扇通往互联网技术服务商的大门。

  走在广亚铝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亚铝业”)位于佛山高新区的厂区内,左侧车间,智能装料机器人正将铝材物料码堆、装筐,零星几个工人在走动。右侧车间,工人们聚集在生产线旁,正手工将铝材装箱,运到下一道工序。

  左侧是广亚铝业智能制造生产示范线,右侧是传统铝型材生产线。作为国内铝型材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近年来,广亚铝材开始谋划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在生产线上,智能机器人开始取代人工;在库房里,智能系统实现模具的在线“配对”;在销售端,客户使用手机轻轻一点便可下单。

  智能制造正在渐次铺开,但是广亚铝业对未来的构想并不限于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一个数字化企业平台的对外输出,正为其打开一扇通往互联网技术服务商的大门。

广亚铝业智能制造生产示范线

广亚铝业智能制造生产示范线

迈向智能制造

机器人衔接生产工序

  银色铝型材板在生产线上缓缓滑动,相继经过加热、挤压、分段和冷却环节后,来到智能装料机器人前,机器人立即伸出长长的机械手臂,抓住铝型材板,随后移动、码堆、装筐,几分钟内便完成一系列动作。

  这些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02所与广亚铝业、广东正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来科技”)联合开发的智能装料机器人,与其背后的智能控制系统共同组成了广亚铝业的智能制造生产示范线。

  2016年,成立20年的广亚铝材正式提出智能制造转型规划,计划在3至5年由自动化生产全面转向智能化生产。智能制造生产示范线的打造,正是广亚铝业智能制造转型的第一步。

  “迈出这一步有两个原因。”广亚集团铝业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钟思凯说,一方面,企业开始向工业铝材领域迈进,对品质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在走访德国、日本等国家时,企业管理层对智能化生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德国,从原材料铝棒进入生产线,到铝型材板成品装箱,这一过程几乎不需要工人参与。因为设备实现了互联,工序之间就打通了。”钟思凯回忆,而在国内,很多工序还需要人的协助,工序之间的衔接也需要人来完成材料的转移。

  现实需求和国外先进技术带来的冲击,促使广亚铝业开启智能制造转型。然而,纵观国内智能制造装备生产行业,钟思凯发现,竟找不到契合铝业生产需求的智能设备和控制系统。

  “我们决定自己研发。”钟思凯说,为此,广亚集团成立了专注智能制造研发的子公司正来科技,并借“军民融合”之风,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02所展开合作。最终,在三方努力之下,第一条智能制造生产示范线在2017年正式投入使用。

  “与常规生产线相比,智能制造生产线节省一半的人力,同时提高3%到5%的成品率。而且能耗大大下降,电耗大概平均下降28%,气耗降了25%左右。”钟思凯说,短短一年,广亚铝业尝到了智能制造的“甜头”。

建模具“图书馆”

逾10万个模具在线搜索

  每一个型号的铝材,在进入批量生产之前,都必须先有一个模具,每一种新型号铝材的诞生,都需要先“开模”。二十余年下来,广亚铝业已经积累了超过10万个模具。如何管理大量的模具,成为企业头疼的难题。

  同样是在2016年,在推动生产线智能化的同时,广亚铝业也将目光放到了模具上。

  “以往我们管理模具的方式就是简单的编号,这是最基本的物品管理方式。”钟思凯说,这样的方式非常不利于发挥模具的价值,工人们往往只能记得一两个月内使用过的模具,很多年份比较长的模具被遗忘在库房,同型号的模具又在不断重复制作。

  另外,由于不少模具之间的差异非常小,简单的编号并不足以辨别,需要更精准的数据描述。综合看来,模具管理显然是一个适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生产模块。

  基于此,广亚铝业研发出模具智能管理系统。新系统的导入,使得仓库内的一块块“铁饼”有了“身份证”,上面记录着存放位置、型号信息、分析图像等内容。这些“身份证”组成了庞大的数字“图书馆”,支持随时在线“查阅”。

  “客户的图纸来了,我们将图纸结构导入系统,它会自动分析,是否已有该型号的模具,或者最接近的型号是什么。”钟思凯说,在此之前,这项工作只能依靠工人们对模具的使用记忆。

  钟思凯认为,智能管理系统的导入有一举两得的效果,既避免了重复生产模具,使得模具利用价值最大化,从客户的角度来说,也节省了“开模”的费用,降低了成本。

  在智能管理系统的基础之上,广亚铝业又引进了模具的三维模拟软件。“该软件根据模具图纸,就能三维模拟挤压过程,看生产的型材是否达到设计期望,提早发现设计缺陷。”钟思凯说,此举将避免上机生产后才发现缺陷,导致大量浪费。

  在钟思凯看来,未来的趋势将是,客户不需要到工厂,直接通过云平台导入图纸,就能快速获取系统反馈。工业互联最终将延伸至客户端。

转型新设想

从技术应用到技术输出

  客户在线搜索模具还在构想中,但是在线下单已经成为现实。由广亚铝业自主研发的智铝数字企业平台,已经打通经销商和客户,“客户可以随时进行下单、并在线上跟踪货物生产情况。”钟思凯说。

  下一步,数字企业平台的目标是打通上游的供应商,“我们可以在线上向供应商下单,并进行对账、结账。”钟思凯认为,通过云平台的搭建,最终可以实现整个产业链的互联。

  值得关注的是,广亚铝业不仅自主研发、使用数字企业平台,还开始为其他公司提供智能制造和数字化平台解决方案。今年3月份,广东百里通建材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与正来科技签署了智砼数字企业平台合作框架协议。

  智砼数字企业平台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02所和正来科技联合研发,专门针对混凝土企业管理。在该平台上,客户可以用手机自助下单、查单,接单员也可以手机接单、审单,并实时查看配送情况。

  除了销售管控,生产调度、质量管控、设备管控等也通过该平台实现智能化。以设备管理为例,平台上可以查询每台设备的采购、保养、维修以及运行情况记录,对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及时反馈异常情况,减少损失。

  这一套数字化平台的外销背后,是企业对未来转型的构想,而这种构想并非天马行空。“国外企业,比如德国的西马克,现在给人的印象是一家装备公司、科技公司,但其实它的前身就是铝型材挤压机生产企业。”钟思凯说,传统制造业企业在研发、提升自身的同时,打造出一个个解决方案,并对外输出,成为技术服务商。在钟思凯看来,这样的转变,未来在广亚铝业也不是不无可能。

观察眼

传统制造业转型的新想象

  当前,“互联网+工业”正在不断向传统制造业企业渗透。走在前头的企业已经在生产、销售、供应、物流等环节大量应用这些新技术,并且已经尝到工业互联网的“甜头”。

  广亚铝业并非走在最前头的一拨企业,但是其展示出了很大的决心与“野心”。“我们规划3到5年投入3亿元左右,进行装备升级、信息化建设、云平台搭建,等等。”钟思凯说,在投入上显示出了企业“一把手”在工业互联网上的决心。

  “野心”则体现在企业不仅应用互联网,还尝试成为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的服务商。在钟思凯看来,一个企业智能化的过程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可能会持续几年,并且企业在推行智能化的过程中更清楚自己需要什么。

  正是看到了这样的优势,广亚铝业专门成立了研发公司,研发公司基于企业特点开发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利用企业资源进行实践与调整。而这些在广亚铝材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未来可以推广至更多的同行。在传统制造业转型上,广亚铝业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的文章,版权均属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