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中国电解铝怎么走?俄铝如此建议

|
2017年03月22日 09:05:25
|
6314 浏览
|
【铝博士网】3月18-19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论坛以“中国与世界:经济转型和结构改革”为主题,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全球化、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等议题进行探讨。

  3月18-19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论坛以“中国与世界:经济转型和结构改革”为主题,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全球化、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等议题进行探讨。俄罗斯铝业联合公司主席,En+集团主席奥列格·杰里帕斯卡在论坛上发表演讲,建议中国铝行业转向可持续发展。同时,俄铝向与会人士和媒体分发了题为《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国铝产业的结构性改革》的书面报告,文中对中国铝产业现状进行了梳理,同时对比国外发展历程和经验,对中国铝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中国电解铝怎么走?俄铝如此建议

  现全文转载如下:

  概要

  事实已经证明,中国对钢铁、煤炭以及现在的铝行业所进行的结构性改革是有效的:关闭过时产能实现了对自然资源的更高效利用,商品价格反弹,企业盈利能力恢复,以及发起大量债转股互换交易。让实际数字来说话。2016年中国前10名铝生产商的集中度已经占到65%,更重要的是,2015年中国关闭的铝产能已近450万吨。然而,解决铝行业供给过剩的任务仍然远远未能完成,2016年,中国铝产能净增长600万吨(占总运行产能的20%),氧化铝产能净增长1356万吨(同比增长了25%),这让此前的努力付诸东流。

  如果考虑一下其他发达国家的经验,我们认为中国政府的意见对于行业未来的健康发展是完全合理的。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没有正确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从而导致了不可持续的债务负担和长期的经济衰退。相比之下,美国在适当的时间停止了产能扩张,转而主要关注再生金属的生产(因为铝是100%可回收的),同时转向高端下游产品的生产。行业专家指出,中国铝消费增长势必会放缓,中国将会走上美国和韩国此前曾走过的那条道路,即人均铝金属消费量稳定在20kg(目前中国人均铝金属消费量恰好是20kg)。

  中国政府也非常重视社会责任、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中国现在被广泛认为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真正领导者,中国计划于今年下半年推出的碳市场(ETS)就是根据“巴黎协定”实现中国宏伟目标的主要工具。中国碳市场的某些基本条款目前尚未确定,但中国政府需要确保市场规则能够刺激市场主体采用可持续方法来开展业务:提升能源效率,采用绿色生产技术,降低煤炭消耗以及转向基于非化石能源的增长。正确制定ETS相关原则将能够使市场实现自动调节和自我管理,从而促进经济转向绿色发展模式。

  1.聚焦铝行业:主要挑战

  a.国内需求增长放缓。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铝行业经历了需求迅速扩张的过程: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从20世纪90年代的12%上升到21世纪前10年到18%,但从2011年开始增长出现了减速,2011年至2015年期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11%,2016年的增速则只有7%。研究机构CRU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将进一步降至4%,到2025年仅为2%。铝需求增长主要是由于基础设施和建筑方面的巨大投资。2016年中国国内人均原铝消费量达到20kg(根据中国境外消费的半成品出口进行了调整)。这一数值已经超过了美国和日本的人均原铝消费量。美国和日本两国都曾经经历过铝消费快速增长,直到达到人均20kg这一水平,此后原铝消费量起初保持稳定,然后2016年美国人均消费量降至17kg,日本人均消费量则降至16kg。中国更可能发生韩国的情况:1990-2010年期间需求快速增长,年增长率达到9%,其后是2011-2016年期间增长率下跌至仅为2%。韩国的原铝消费量稳定在20-22kg(按半成品出口进行了调整)。根据其他国家的历史趋势和经验,我们得出结论是,中国已经达到了国内原铝需求扩张的物理极限。

  中国再生铝的当前份额约为20%,与1973年美国原铝消费峰值时的水平相同。从那时起,再生铝在美国铝消费总量中的份额逐步提高至40%。过去10年铝消费爆炸性增长将导致更高的废料产生量。在未来几年,再生铝将取代中国对原铝的需求。这将是原铝需求放缓的另一个因素。

  b.高集中度、无序扩张和生产纪律薄弱。由于可以轻易获得金融和自然资源(特别是煤炭资源),私营公司在没有对需求进行正确评估的情况下纷纷积极扩大产能。同时,私营公司在环境标准和工作条件等方面能够享受更为宽松的监管制度。其结果是,因为需求增速持续放缓,市场不足以吸收这种持续增长的供给,因而市场平衡被扭曲。在过去4年中,中国铝产能扩大了约57%,到2016年底,产能超过中国国内需求的比例已经高达30%以上。因此,2011至2015年期间,铝价持续下跌,并迫使中国政府不得不处理产能过剩问题,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削减无利润生产设施所带来的各种社会后果。与此同时,铝产能扩张被集中在某些人口密度高的非常小的区域,特别是在山东省。山东1000万吨的运行产能占到了中国运行产能总量的28%,也占到了全球运行产能的16%。

  c.供给侧改革:进展分析。铝产业并没有遵守有关产能过剩行业的政府指导方针。与钢铁和煤炭行业不同,铝产业投产了400万吨新增产能(占到了截至2015年12月总运行产能的13%),同时,2016年期间,有240万吨原有产能重新启动(占到了截至2015年12月总运行产能的8%)。大部分新增产能是由私营公司实施的。

  d.铝产业的环境影响。铝产业的发展在包括氧化铝冶炼和发电在内的全产业价值链上对环境具有全面的负面影响:

  铝冶炼厂、氧化铝冶炼厂和燃煤电厂排放的空气污染物(中国90%的冶炼厂采用燃煤发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2.5、一氧化碳、氟化物等;

  引起气候变化的碳排放(铝产业每年排放约6亿吨二氧化碳,约占中国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6%);

  固体危险废物-铝电解槽废衬;

  赤泥;

  煤灰;

  废物存储需要占用大量农业用地。

  中国39%的铝产能和79%的氧化铝产能位于沿京津冀地区的一个小区域内,特别是在山东、山西和河南省,该地区合计仅占到中国全国面积的5%。污染设施过度集中在这样一个小区域内是经济主要结构性失衡情况之一,并且成为导致严重雾霾的原因之一。此外,媒体曾多次报道过众多金属铝、氧化铝和电力设施在没有通过环境影响评估(EIA)情况下违规建设的案例。对这些省份的废物积累规模和累积废物总量进行正确监督和处理已经成为一项迫切要求,否则这可能会对环境、农业以及人民健康造成致命后果。

  e.不可持续的债务结构。很多公司依靠债务作为主要资金来源来扩大产能。中国铝产业的债务权益比率估计为4:1,而正常水平应为1:1。2016年,铝业的债务总额达到了5千亿元人民币。我们研究了相关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结果发现许多研究对象的债务结构是不可持续的,因为短期债务占到了总债务的50%。同时,铝行业在2016年依然处于低利润率状态,合并利润仅为160亿元人民币,而2013至2015年期间合并利润则为负数。

  f.国际贸易壁垒。由于中国的产能过剩,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欧洲等在内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对中国铝产品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

  2.应对供给过剩的国际经验

  a.全球转向再生铝。铝的一个关键优势是它能够实现100%回收利用。此前生产的铝中,大约有75%仍在使用中。在能耗方面,再生铝只需要原铝生产所需能耗的5%。再生铝生产已经占到全球铝产量的30%,而且其份额而在不断增长之中。一旦铝消费量扩大到人均20kg左右,从经济角度看,积累的铝就已经足够多,能够成为生产再生金属的原料来源。在达到上述人均消费水平后,美国已经停止扩大初级金属产能,并将重点放在再生金属生产方面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原铝人均消费量从20kg下降至17kg,而再生铝的消费量则大幅增加,其份额增长了一倍,从20%增长至40%。

  b.俄罗斯案例(5步发展)。俄罗斯在过去25年中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上均经历了铝需求缩减的情况。

  1)政府首先鼓励多家公司合并成两家大公司,合并工作在2007年最终完成。

  2)公司变得对需求反应很敏感,能够根据需求来优化生产。

  3)启动IPO和债转股互换以达到去杠杆的目的,同时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4)改进产品组合,开发增值产品和新合金,加大研发投资。

  5)转向环境可持续性:减少排放,改善废物处理等。

  俄罗斯在铝行业在实施环境计划方面取得的成就:

  自1990年以来,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减少了54%。

  自2011年以来,特定生产排放量减少了13%。

  清洁能源在电力消耗中的份额越来越大(目前为93%),同时确保对能源资源的最有效利用。

  c.日本案例(补贴、僵尸企业)。中国现在面临的许多问题类似于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这一段时期所遇到的问题:增长不平衡、政府刺激、产能过剩、住房市场过热、金融体系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等。日本试图通过用大量廉价信贷刺激经济来维持GDP增长率,这反过来却导致产能过剩问题和资产价格泡沫的恶化。人们曾预计这种经济增长在可预见的未来将继续,并能够吸收不合理的产能扩张。1986至1989年期间的高水平资本支出对后来的经济衰退具有两个重要影响:第一,日本企业部门担负了沉重的债务:其次,整个经济遭受了长期的产能过剩。当利率最终上升时,很多公司往往无法承担资本成本,这使银行在资产负债表上留下大量不良贷款。在后来的25年中,日本平均GDP增长率低于1%。

  3.中国铝产业的道路

  a.促进合并。建议整个行业合并成4-5家大公司。作为这一步骤的一部分,必须实施正确的公司治理程序并提高透明度:

  在企业所有人、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就实际权力和责任建立有效的分配制度;

  作为一项强制性要求,将独立董事和债权人代表纳入董事会;

  采用国际报告标准。

  b.在不关闭任何生产设施,也不对人员就业造成负面影响的情况下,根据需求优化合并后公司的产量,优化幅度为10-15%:

  一旦市场需求和供给达到平衡,行业利润率恢复正常,行业的经济公平水平和整体盈利能力也将自然恢复;

  对此前闲置的产能进行监控:在生产暂停的情况下取消相关许可证以及废物/排放配额:在生产恢复的情况下,公司需要重新取得相关配额/许可;

  限制在工业设施高度集中地区和重污染地区进行扩建。

  c.实施债转股互换以清理资产负债表,使债务权益比率达到50:50的舒适水平。中国8家主要铝业公司的债务总额估计为3千亿元人民币。在这方面,促进公司上市是另一个有效措施。目标是实现可持续的资本结构,减少利息支出,并使自由现金流正常化。这也将对金融体系中银行贷款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d.促进转向再生铝。限制原铝产能扩张,促进废料收集系统和再生铝生产的发展:

  再生铝行业不消耗不可再生的铝土矿和清洁能源;

  中国废铝产生速度一直在增长,同时,由于2000年以来中国的铝消费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废铝产生速度还将进一步增长;

  对环境的影响无可比拟;

  再生铝产业就业率要高得多;

  企业可以有效地沿靠近客户的国家进行生产设施布局,从而优化物流体系。

  e.实现专业化,开发增值产品和下游产品:

  政府应批准每个公司在具体细分市场的创新发展计划;

  实施生产系统;

  对无利可图的生产设施进行转换;

  例如,通过为航空航天产业开发国产合金和高端产品来支持进口替代。

  f.将污染密集型设施搬迁至国外:

  冶炼设施应移至拥有大量清洁水电资源的国家(巴西、加拿大、印度尼西亚等)

  氧化铝冶炼设施应转移到有铝土矿资源的国家(印度尼西亚、越南、澳大利亚等)

  g.制定并实施相关环境计划,减少公司规模扩大后废物和排放物的产生:

  利用这些公司的资源,回收私营公司不合理扩大产能期间所积累的废物(赤泥、煤灰、固体废物)。释放原本用于废物储存的土地,并进行全面土地修复,以方便其他行业和当地居民使用;

  采用最佳环境标准并公开披露有关排放的信息;

  转向绿色发展;

  对生产系统和员工进行进一步开发,其中包括再培训、资质提升和质量管理等。

  4.政府的政策选项

  a.实施整合计划。制定并实施行业整合计划。银行可以扮演促进者的角色,促使企业通过债转股互换实现整合。

  b.对于污染设施高度集中地区和污染严重省份,对扩大煤炭产能和消费进行直接限制。

  限制沿产业价值链的扩张活动,其中包括在污染地区建设氧化铝冶炼厂和自备燃煤发电厂;收紧监管;

  在环境合规程序、实际排放和废物管理等方面加强监督;

  加强对煤炭消费增长的监管;

  将对水泥行业采用的政策法规复制到铝和氧化铝行业,以减少冬季雾霾期的排放。

  c.制定经济激励措施以促进非化石能源使用增长:环境税和碳定价

  将环境税调整到能够刺激公司对环境系统进行投资以减少排放和改进废物管理的合理水平;

  实施碳定价-推出碳市场,这不仅是转向低碳技术的主要工具,同时也是刺激全国绝对二氧化碳减排的主要工具。作为“巴黎协定”的领导者,中国需要通过以下方式确保减排:

  在国家和每个行业层面上制定明确而精确的碳排放上限目标,以评估ETS的效率;

  与历史数据相比,确保每个企业的年排放增长率为负;

  除已经包括在内铝冶炼和自备发电以外,也将氧化铝冶炼引入ETS;

  对2017年7月1日之后启动的任何新设施采用付费配额分配;

  铝产业沿价值链的总碳排放配额每年减少3-5%(绝对数)。配额分配的历史方法应适用于铝行业,2017年下半年的免费年度配额总额不得超过2014至2016年期间的行业平均排放量;

  将碳价设定在能够刺激企业减少碳排放的合理水平,至少在短期内应达到每吨二氧化碳100元人民币。

  碳市场应被用作一个鼓励企业转向非化石能源发展模式的经济工具。除非每个行业以及每家公司的总排放量绝对数每年都在减少,否则中国将无法解决环境问题,也无法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此外,确保环境政策的透明度也非常关键,从而能够监测政策效果以及生态方面的积极变化。

  促进非财务(可持续性)报告的实践。公司应在独立环境组织的帮助下准备此类报告。这种方法能够证明企业环境合规性,确保透明度,并能够向消费者传达公司政策。

QQ截图20160808170344.jpg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的文章,版权均属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