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博士网】 企业标准升格成国家标准,意味着行业权威和话语权。近日,记者从山东省龙口市市场监管局获悉,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公示了“2016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形式审查合格的标准项目申报名单,龙口丛林铝材有限公司牵头主导制定的《轨道列车车辆结构用铝合金挤压型材》(GB/T26494-2011)国家标准项目榜上有名。作为全国铝及铝制品龙头企业,丛林集团为其行业权威地位又上了一道“保险”,获取了更大的铝业市场话语权,而这一硕果,也为龙口市创建“铝及铝制品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这项标准拓展了铝合金材料的应用领域和范围,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我国当前电解铝产能严重过剩的难题。”龙口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对促进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提高“中国制造2025”的能力和水平,助力中国高铁“走出去”,加速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也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此项标准首次全面系统规范了轨道车辆车体铝合金挤压型材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内容,实现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为轨道车辆的设计开发和加工制造提供了材料方面的技术支撑。
“铝”创辉煌,是龙口铝及铝制品发展厚积薄发的结果。“厚积”不是简单的加法累计,而是通过“化学反应”不断质变,产生倍数效应。对“龙口铝”来说,就是不断厚植科技创新土壤创建品牌,推广品牌,最终抢占中高端市场高地。面对过剩经济较重、竞争愈加激烈的市场环境,龙口市积极指导企业依托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机构,不断加大科研投入,配置研发资源,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丛林集团开展了标准动车组型材、高寒高铁车体型材、硬质铝合金型材等轨道车辆车体材料研发,还主持制定了《轨道交通车辆结构用铝合金挤压型材》《汽车用铝合金挤压型材》《全铝桥梁结构用铝合金挤压型材》《渔船上层建筑施工检验技术要求》等国家行业标准,在国内率先完成高速列车车体结构材料的国产化,高铁用铝合金型材市场占有率国内领先。
抢占中高端市场,没有品牌就没有立足之地。龙口市为此加紧制定品牌建设工作规划及质量提升工作方案,针对铝及铝制品多元化的发展现状,指导企业建立健全轨道交通铝型材产品、车体材料、铝合金建筑结构材料等质量品牌管理体系。通过督导企业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组织质量信息跟踪、开展品牌风险防控、强化质量评估等措施,实现从专业管理向品牌管理的转变。“创了品牌,还要推出去。集团坚持及时了解用户和市场的需求特点及其变化,通过为国外客户提供带CNAS标志的检测报告、产品出口免检、快捷报关等个性化服务,扩大了品牌服务优势。”丛林集团负责人表示,该集团连续多年编写并主动发布企业质量信用报告,通过VI管理、媒体宣传以及良好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全面提升了“丛林河”产品品牌形象。
质量提升带来的品牌效应逐步显现。2015年龙口市高端铝材料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3亿元,其中高速列车车体系列型材等产品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轨道交通车体材料、易拉罐罐体材料和铝箔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60%、80%和30%。目前,龙口市高端铝材料产业已形成独具特色的高端铝材料产业基地,基地以南山、东海、丛林三大工业园区为核心,包含“能源-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普通铝型材-工业型材和轻合金材料-铝精深加工-铝合金终端产品”完整产业链条。随着“龙口铝”集群的发展壮大,该市已拥有铝行业中国名牌产品2个,山东名牌产品8个,省长质量奖企业及提名奖企业各1家。先后被国家科技部、工信部认定为“国家铝及铝合金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级有色金属(铝精深加工)示范基地”。2015年3月,该市还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交通铝材名城”,是目前国内唯一获得此项荣誉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