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2016年04月13日 08:48:30
|
16132 浏览
|
  【铝博士网】再制造,就是把用旧了的汽车发动机、机电产品等重新制造,以达到原有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再制造之所以有效果,是因为产品各部件的使用寿命不等。一般地,原材料在产品价值构成中仅占15%左右,而由设计和铸、锻、削、刨工艺及表面技术固化在产品中的附加值却高达85%。因此,再制造的经济学含义是最大化利用旧产品中的附加值。

  再制造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通过汽车、机电产品或零部件的再制造,可以实现产品的“涅槃重生”,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是可以提高制造业水平。通过对再制造原料件(旧件)的检验,可以发现其中的瑕疵而不断完善产品设计;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零部件使用寿命的不匹配,从而改进并优化零部件配置。由于再制造工业具有产品复杂、行业涉及广等特点,基于再制造产业大数据,可以完善设计思路和生产工艺,为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绿色化奠定基础。

  二是可以使共享经济更具持续性。共享经济基于存量资源的盘活或优化配置,是使用权的临时转移。通过对复印机、汽车发动机等的再制造,可以使产品功能得到充分体现,使共享经济(也称为分享经济、功能经济)得到发展,降低消费者的产品占有欲,还原产品的功能特性,如汽车只是代步工具。通过产品再制造,可以使共享拥有坚实基础,使共享经济更具可持续性。复印机再制造,才使得富士、施乐复印机租赁业务得以开展。

  三是可以利用现有商品销售体系或回收体系,有效地实现对已到设计寿命产品的管理和控制,最大限度降低那些产品的潜在危害或污染;再制造的逆向物流,可以保证再制造原料件的质量溯源,还可以部分解决进城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四是可以收到节能减排之效。2010年5月13日,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发布的《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发改环资〔2010〕991号文)》指出:与制造新品相比,再制造可节能60%,节材70%,节约成本50%,几乎不产生固体废物,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降低80%以上。再制造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树立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五是可以提高公众的绿色消费意识。一些产品的再制造需要多方参与,通过再制造产品的普及,可以提高公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意识,优先选择使用再制造产品并成为社会风尚。

  我国发展再制造产业的必要性还在于,随着产品更新换代和企业重组,数十年建设积累下来的价值数万亿元的重大装备、设备等,正经历或面临改造更新任务,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引进的大量成套设备接近使用有效期因而需要报废。机电产品制造出来,经过若干年使用才到报废期,期间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原有生产线可能已遭淘汰,产品维修又需要更换原有型号或功能的零部件,再制造可以满足这种需求;对废旧机电产品进行再制造可以吸纳最新的研究成果,既可以提高易损零件、易损表面的使用寿命,还可以使老产品的整体性能满足消费者的时尚需求。

  国内外再制造产业的发展历程

  20世纪30~40年代,美国汽车维修行业出现再制造“雏形”,80年代美国提出“再制造”行业界定。1984年,美国《技术评论》文章提出旧品翻新或再生理念,并称之为“再制造”。20世纪90年代欧美各国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产业体系。全球再制造产业产值现已超过1000亿美元。日本还提出“再生工厂技术”的概念。

  军队是美国再制造业的最大受益者。车辆和武器大量使用再制造部件,不但节约了军用装备的制造经费,也提高了装备的使用年限。例如,1948年设计的B-52H型轰炸机,1961年投入生产,1980年、1996年进行过两次技术改造和再制造,使用寿命预计会延长到2030年。经过技术改造和再制造的飞机,较一般飞机的20年~30年服役期延长1倍以上。

  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较晚,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20世纪90年代后期,再制造工程得到我国政府、学术界的认同和企业的行动。

  2004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前瞻领导小组在 《中国技术前瞻报告2004》中提出,“废旧家电和汽车自动拆解、回收利用和再制造技术”,并认为“绿色再制造属于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

  2005年11月,国家发改委等6部委颁发“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第一批)工作的通知(发改环资【2005】2199号)”。其中,再制造成为四个重点领域之一;2006年11月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制造专业委员会成立,组团考察了国外再制造产业发展情况。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选择14家整车、零部件及再制造企业开展试点,潍柴、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等成为试点单位。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对试点单位的重点项目建设给予资金支持。再制造国防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等平台的建设和发展,促进了我国再制造产学研用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

  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 《循环经济促进法》在2009年1月1日实施,其中明确提出再制造的含义、适用范围等,对再制造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再制造产业取得明显进展。

  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国家从再制造试点入手。工信部批复了两批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82家企业和5个基地 (湖南浏阳、上海临港,四川彭州、安徽合肥、合肥雨山);发改委批复3个再制造基地(张家港、长沙和上海临港),逐渐形成园区化、集群化发展态势。

  产品质量检验逐渐加强。2009年,上海成立了国家再制造机械产品检测鉴定重点实验室;2013年成立了国家机械产品再制造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泰安);2015年11月国家认监委批复成立了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检测中心。再制造产品标准制定、质量评价及认证认可工作逐渐展开,再制造产业逐渐走向规范化和有序化发展之路。

  技术研发和企业发展迈上良性发展轨道。技术对再制造产业发展极为重要,我国基于尺寸恢复与性能提升为特色的技术体系逐渐完善,关键技术应用取得突破。卡特彼勒采取高于旧件价值的押金制度,保证了回收旧件的质量,已将其临港工厂发展成为卡特彼勒在亚洲的再制造业务中心。一些汽车、工程机械和矿山机械等行业的再制造企业效益较好,逐渐走向良性发展道路。

  再制造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也得到行业和企业的重点关注。

  另一方面,我国再制造产业起步晚,基础薄弱;法规制度不健全,如旧件无法开票导致只能报废处理;逆向物流不畅通,企业缺少旧件来源;假冒伪劣产品多,质量和安全性得不到保障;销售模式缺乏,市场开发不够;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认知度差,或多或少地存在抵触情绪;加之消费习惯和经验局限等,成了再制造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桎梏。

  促进我国再制造产业的健康发展,政府应创造一个有利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包括制定规划、完善标准、出台规划,解决再制造产品的“身份”问题(允许进入相关市场);加大执法力度,对“挂羊头卖狗肉”行为给予处罚。企业是市场主体,应加大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如再制造毛坯快速成形技术、先进表面技术、纳米复合及原位自愈合生长技术、修复热处理技术、应急维修技术、过时产品的性能升级技术等。推动再制造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能耗物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将新技术的应用信息及时反馈到产品设计和制造之中,大幅提高产品设计和生产水平,为新产品设计和制造提供新观念、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加快新产品的研制和更新周期。在开展“一带一路”合作中,利用发达国家质量好的旧件进行再制造,毕竟没有高品质的原料件就不可能有好的再制造产品。

  再制造,可使产品更加经久耐用,从而起到节约资源、减少原材料消耗、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只有政府市场两手发力,再制造产业才能得到健康快速发展。(周宏春)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的文章,版权均属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