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环保产业:“十三五”瞄准“专业化”、“精细化”

|
2016年03月25日 17:22:56
|
15495 浏览
|
  【铝博士网】3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定时定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宏观经济运行数据并回应热点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赵辰昕披露,2014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陆续推出了11大类重大投资工程包和6大消费工程,其中就包括生态环保工程包和绿色消费工程。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推动下,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据介绍,2014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达到3.7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85%,“十二五”年均增速超过20%,远高于传统产业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统计,截至2015年底,环保产业产值或将达到4.5万亿元。

    “十二五”期间,环保产业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特征?“十三五”,环保产业又将有哪些新的趋势?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随后采访了业内相关人士。

    蓬勃发展“十二五”

    当下环保产业环境产业链呈现出逐渐拉长的趋势。“具体来说,垃圾处理行业从末端焚烧业务延伸至前端废弃物收集及环卫运营,污水处理行业由末端减排处理向管网收集业务拓展,并逐渐衍生了海绵城市、城市管廊等新理念,治理手段从点源治理逐渐落实到面源控制的具体行动中。”博天环境董事长赵笠钧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与此同时,赵笠钧也指出,传统环保产业集成并结合互联网技术应用,在此基础上创新出智慧城市等新型环保产业的雏形脉络框架。环境产业链的延伸伴随着智能化、综合化及技术服务升级,成为跨界企业突破的“风口”。“比如,环境监测+互联网的典型应用有金控数据的PM2.5服务监测云平台、联想云集团的智慧环保云——PM2.5云监测平台。再生资源+互联网的典型应用代表有桑德开发的易再生网,整合了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担保等功能。”

    而伴随着产业链的不断拉长和完善,环保产业也形成了诸多商业市场模式。记者了解到,近几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力推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及PPP模式,尤其在大气、污水及垃圾污染治理设施的投融资、工程建设,以及运营维护过程中,应用了BOT、TOT、运营维护外包或设备租赁等多种PPP模式,也有采用环境绩效合同服务等方式开展综合环境服务,通过区域打包方式进行整体式设计、模块化建设及一体化运营,带动各地环境治理设施的快速建设及社会资本广泛介入。

    赵笠钧透露,各地招标项目结构日益复杂,根据项目边界条件及融资情况设计了多样化的模式。比如水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往往包含河道整治、截污、生态、沿岸景观、污水厂、海绵城市示范工程和信息监控工程等多个项目,而城市垃圾处理也从生活垃圾开始向餐厨废物延伸。

    另外,从去年开始,大批国企因业务转型需要,借助资本优势而竞相涌入环保行业,加速了产业格局调整。葛洲坝集团、中国石化、中冶集团、徐工集团、中国铁建、中国建投等开始跨界战略布局环保市场。2015年1月,葛洲坝集团投资约4.73亿元,收购凯丹水务75%的股权。同年8月,中国石化首家节能环保工程公司在湖北成立。中国中车公司加大了环保板块份额实现转型,业务涉及活性炭、海水淡化设备、村镇污水处理系统等环保细分领域,并投资10亿元在江苏常熟建立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生产及研发基地。

    “这意味着,不少国企看到环保产业发展的前景,纷纷想抢占先机‘分一杯羹’。而国企以其雄厚资本进入环境领域,可填补治理资金缺口,弥补财政投入不足。”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如是说。

    转型期直面问题

    专家表示,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下,环保行业以长期稳定的现金回报开始成为资本追逐的投资对象。伴随资金涌入的还有技术、运营、管理、商业模式的创新和集成。然而,在环保行业跨越式快速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面临着诸多阻碍。

    “价格问题首当其冲。很多时候,环保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难以体现环境成本内部化的要求。甚至一些低价的产品和服务充斥着市场,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赵笠钧感慨道,“比如污水处理服务费还未覆盖污泥处理处置成本,垃圾焚烧处理费也没有弥补渗滤液及飞灰处理成本。”

    此外,有业内人士表示,当下政府的支付信用问题暴露比较明显。地方政府财政预算不足或财政收入有限,对于环境服务费用的支付意愿不足,缺乏足够的契约精神。“我国地方财政资金支出倾向于购买可量化为固定资产的设备,或是与工程建设等相关的工程招标建设服务等,而对于保障环境基础设施正常运行的环境服务年度支出存在延迟支付或不足额支付现象。比如,哈尔滨市因无力支付太平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费,将文昌污水处理厂转让给了清华同方,以抵偿政府拖欠的巨额污水处理费。此外,环境服务企业普遍需要辗转奔波于地方政府的多个部门才能取得应收账款。”骆建华指出。

    而在融资方面,赵笠钧透露,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各地陆续公布和推介的PPP项目超过4000个,总投资达到5万亿元,仅依靠企业自有资金难以为继。“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存在初始投资大和建设周期长的特点,前期融资需求迫切。尽管国家各部门制订的绿色金融政策较多,但缺乏可操作性。除了国企及上市环保公司外,多数环保企业相对其他传统行业规模小,抵押担保能力不足,大多股份制银行还以收取财务顾问费、手续费等形式上浮利率,较难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低成本贷款,申请信贷审批流程较长且条件严苛,难以满足长期及流动资金的贷款需求。”

    “十三五”:新趋势新挑战

    赵笠钧认为,未来国家经济实行“供给侧改革”,将推动环保需求更加专业化、精细化。国家强调的“供给侧改革”内涵丰富,将降低传统工业占比,提升第三产业占比,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伴随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上的深刻变革,从环保角度看,将会减少高污染的增量,甚至随着改革深入,存量也会出现减少。同时,现有的高污染存量将需要更为专业化、精细化的环境服务。

    “这意味着环境服务将从单一化转型为综合化。随着环境信息公开及环保物联网监测的普及,以环境质量改善为出发点的全民环保时代到来。公众对雾霾防治、城市黑臭水体、农村污染治理等领域的环境追求,促使政府环境政策导向转变为区域面源的综合防治,对环境公共服务的质量及环境绩效要求进一步提高。”骆建华强调。“未来,环境产业应服务于环境质量改善的全局。当前国内环境恶化突出表现为雾霾、黑臭水体治理等环境问题,而针对这些细分领域的环境服务应成为环保产业的新增长点。环保产业应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升级。”赵笠钧指出,过去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为工业脱硫脱硝除尘,以后也应侧重能源的清洁化利用及节能控制。环境治理应考虑贴近社会公众的环境需求。过去偏重规模化治理,以后也应侧重居民生活环境的清洁空气及水环境整治。此外,综合环境整治也将逐渐展开。传统环保产业按照环境要素分割为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大气环境治理、土壤修复等单一环境工程,新型环保产业则出现了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直接目标的综合性环境服务商,部分环保企业从单一环境服务商向综合环境服务商转变,提供区域连片整治的水、固废、大气协同治理服务。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的文章,版权均属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