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3位专家学者畅谈化解产能过剩新办法 稳妥去产能 “瘦身”更健康

|
2016年01月19日 08:51:00
|
20199 浏览
|
近日,工信部原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主任龚晓峰,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做客由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联合主办的"经济圆桌"节目,就化解产能过剩展开对话。
  近日,工信部原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主任龚晓峰,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做客由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联合主办的"经济圆桌"节目,就化解产能过剩展开对话。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重点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五项任务关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效。长期以来,过剩产能挤占了经济社会资源,挤压了新兴产业生存空间。从供给侧做减法,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当前形势下,化解产能过剩,需要斩钉截铁地处置“僵尸企业”。拓展产能利用空间,鼓励优势产能企业积极“走出去”。此外,还要公平执法,减少政府干预,提高执行力。积极稳妥推进去产能,我国经济“瘦身”后将更健康——

  有效推进兼并重组

  主持人:化解产能过剩,当务之急是斩钉截铁处置“僵尸企业”,坚定不移减少过剩产能,让僵尸企业“入土为安”。目前处置“僵尸企业”的思路是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那么,应该怎样有效地推进兼并重组?是政府主导还是企业主导?

  朱宏任:“僵尸企业”就是那些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生产停滞,要靠输血存活的企业,这些企业消耗了大量的资源,给社会造成了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使得我国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步伐难以积极地推进。

  在处置“僵尸企业”的过程中,兼并重组和破产清算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方法。之所以要把兼并重组放在破产清算之前,主要还是考虑兼并重组更能维持社会稳定。但在处置“僵尸企业”的过程中,应由企业说了算。要注意几点,一是在企业兼并重组中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二是要注意减量的推动重组和减量的推动置换;三是政府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兼并重组的大环境,制定一些有利于推动兼并重组的政策法规。

  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因为税收问题不愿意本地区企业被别的地区企业兼并,一些企业因为缴税问题不愿意兼并重组别的企业,这些都是需要探索克服的障碍。

  李新创:失去了自己的造血功能,要靠非市场经济的行为,包括政府补贴、银行救济来生存的企业就是“僵尸企业”。

  处置“僵尸企业”很困难,而对钢铁行业来说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职工安置问题。据统计,当前已停产和半停产钢铁企业的产能大约有9300多万吨,对应着三四十万名职工的安置问题。

  二是债务问题,目前钢铁行业平均负债率接近70%,而“僵尸企业”的负债率可能高于70%。这些“僵尸企业”的债务已经不能被企业或地方政府单独处理。

  三是社会问题,处置“僵尸企业”要保障职工利益,维护职工稳定。同时,还涉及企业所在地的相关产业和政府等。

  近年来,兼并重组一直在推动,但是钢铁行业的集中度不升反降,就是因为在过去的兼并重组中政府做了政府不该做的事情。当然,兼并重组没有政府的帮助指导和托底很困难,因此政府要创造公平的环境,搭好平台,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要建立好服务平台体系。

  龚晓峰:“僵尸企业”是经济学家彼得·科伊提出的一个经济学概念,指那些无望恢复生气,但“绑架了”银行、政府而没有破产的负债企业。市场经济重要机制之一就是“优胜劣汰”,“僵尸企业”应该被及时淘汰。我国出现“僵尸企业”的主要原因是部门保守主义、地方保守主义、集团保守主义,使得资源配置要素出现了很多问题,导致企业“生也不能生、死也死不了”,这就是政府和市场关系的问题。

  现在处理“僵尸企业”也要分类推进、整体考虑,扭亏无望的企业可以考虑破产,但一定要100%处理好职工安置,“救职工不救企业”;好的产品、好的资产也不能被一刀切。还要借助一些治理手段,比如在市区的钢铁企业、水泥企业,可以通过置换土地,把多出来的钱用在安置职工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上。

  鼓励优势产能走出去

  主持人:对化解产能过剩来说,一方面是淘汰落后,另一方面则是拓展产能利用空间。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进行国际产能合作也是化解产能过剩的有效途径,现在有哪些优势富余的产能适合走出去,这方面应该怎么样做得更好?

  龚晓峰:我国的产能过剩,不都是落后的产能,这其中还包含有大量的优势产能企业,这些企业完全具有“走出去”的能力。

  第一,我国虽然在某些领域技术相对落后,但在公路、铁路、港口和通讯等基础设施领域很有全球竞争优势。同时,在500种工业产品里,中国有220种是全球第一,这些第一中的企业往往都具有国际竞争力,不是落后产能。

  第二,企业“走出去”不能单打独斗,要整体走出去,联合走出去,有序走出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政府规划顶层设计、统筹考虑。

  第三,注意人才培养,着重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懂国际规则的复合性一流人才。

  李新创:我国钢铁工业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当前,我国拥有500多个钢铁企业,其中绝大多数还是优势产能。这些具有优势产能的钢铁企业要抓住当前国际产能合作的机会和国家优惠政策,积极“走出去”。

  如何帮助优势产能钢铁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政府要进行严格把关,帮助优势企业树立良好的正面企业形象,并积极推介。同时,要重新审视我国的教育事业,努力培养大批走向世界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要认识到“一带一路”战略不是短期的行为,要做好长期的战略、战术等各种储备。

  朱宏任:“一带一路”战略是国家的大战略,是一个惠及沿线几十个国家、44亿人口的盛举,国际产能合作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国际产能合作绝不只是为了疏解过剩产能,绝不能把淘汰的过剩产能送出去,而是要向国外市场输送我国先进的、适用的、绿色的产能。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主持人:把去产能放在五大任务之首,是根据当前宏观形势和工业运行综合判断作出的决策和考虑。怎样理解在当前形势下,抓紧去产能的现实意义及重要性?我国产能过剩的病根在哪里?如何解决?

  朱宏任:把去产能放在五大任务之首,是根据当前宏观形势和工业运行综合判断作出的决策和考虑。2015年1月至11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是6.1%,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2个百分点,是“十二五”以来最低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时,企业经营困难加大、产品价格下降。2015年1月至11月,反映工业品出厂价格的PPI指数连续45个月下降;2015年1月至10月规模以上企业利润下降2%。这些情况是不多见的,产能严重过剩正是重要原因之一,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化解产能过剩,使我们跨过当前的难关,让我国经济恢复正常增长的势头。

  我国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还是改革不到位,是体制机制的原因,要解决就得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要形成各方面的合力,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改变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一味追求GDP的局面。其次,要有一套组合拳,从严控新增、淘汰落后、优化存量、拓展外需以及支持双创等重要环节着手。

  龚晓峰:我国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从经济规模上看已经是全球第二大。但过去发展经济更多的是靠人口红利,靠市场的爆发性增长,靠劳动力价格比较便宜,靠优惠政策,靠牺牲资源、牺牲环境等。现在发展方式要从过去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过去的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关键点就是要解决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如果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人才结构不及时调整,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使我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落后。

  中国制造有两条生命线,分别是品质和品牌。如果我们不及时去产能,不及时转型升级、调整结构,我们的品质品牌就不可能真正得到全世界广泛的认同,不可能走得更长更远。

  产能过剩的真正病根还是政绩观的问题,是官员考核的问题。政府是有形的手,市场是无形的手,要处理好两个手的关系。今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我们的淘汰落后产能、去产能工作还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李新创:目前,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尤为突出,钢铁产能利用率不到70%,低于全球公认的合理范围,造成钢铁行业2015年几乎全面亏损。统计显示,2015年1月至11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企业亏损530亿元,钢铁主业亏损高达917亿元。因此,我们强调不仅仅是要去产能,对严重过剩的产业比如钢铁业,还要减产量、控产量。

  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去产能和减量发展绝不是短期就能解决的,根据全球经验来看,去产能都是长达20年以上,因此,要做好长期的战略准备,在去产能过程中要平稳,不能造成过多、过大、过急的社会问题。

  产能过剩的病根是政策落实不到位。比如,在去产能的要求下,我国钢铁产能不减反增,就是因为市场拉动、政府推动、企业盲目、金融冲动。如何解决?要公平执法,减少政府干预,提高执行力。

  企业环保信息须公开

  主持人:工信部强调要通过严格执行环保、能耗、技术等标准,加大特困行业过剩产能化解力度。从实践来看,用环保、能耗指标来作标准进行淘汰落后产能效果比较好,为什么?下一步应该怎么推进?

  朱宏任:化解产能过剩要打组合拳,包括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标准等一系列手段。其中,环保手段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因为环保手段有《环保法》等一系列“从天到地再到水”的法律作支撑,拥有严谨的执法依据。

  对于不注重环保、不愿意上高标准环保设备、上了设备不用的严重污染企业都要严惩不贷。同时,要注意既要有单位指标也要有总量指标,在环保检查时既要注意单位排放指标,又要注意区域排放总量指标。

  龚晓峰:企业往往不愿意在节能环保方面上马技术和设备,因为这会增加投入,提高成本。所以在推进节能环保指标上要下决心,要树立正确的环保观。

  一方面,对污染大户要严厉惩罚;另一方面,要让真正有技术含量的企业得到实惠,降低企业保护环境的成本和负担。

  李新创:化解产能过剩要强调环保,让环保这把“刀”能落到实处。因此,各级政府必须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一是要坚决贯彻依法治国,以《环保法》来要求所有行业。

  二是除了法律,制度也要跟进,对于环保不达标的,用差别电价、差别能源价格,迫使它加快淘汰或加快改进。

  三是依法淘汰,处理好职工安置问题。

  四是发挥全社会监督作用,企业应及时公开环保信息,全社会进行监督。建立黄牌、红牌制度,黄牌给予警告,红牌坚决淘汰,迫使落后的、改造无望的、改造也不能达标的企业真正淘汰出局。

  如果全社会都能有这种环保法律意识,就会给好企业创造好的生存空间。环保这把“刀”一定要用好、用足、用够、用及时,要全天候连续不间断地监控所有污染点。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的文章,版权均属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
Baidu
map